廖宇:未來人人皆可售電! 想象一下5年之后,我們將可以使用類似微信這樣的智能終端APP,來發一個能量塊給你的機器人,發一個能量紅包給你的電動車,也許大家還會覺得這一切離我們很遙遠。但廖宇認為,這已是在做的現實——人人皆可在未來售電。 [詳細] 07月07日 15:19
【度度獨家】我們想讓能源性感起來! 如果一個公司因為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思維而成為某種特性的存在,并且因此而成為存在的范本,還有比這更性感的事情嗎?讓能源性感起來,這是我們一代人的渴望。 [詳細] 04月11日 15:22
全球能源互聯網 中國的核心競爭力:開放共享 3月底,首屆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召開,吸引了包括俄羅斯電網公司、巴西電力公司等全球能源企業的關注。德國華人新能源協會主席廖宇對大會最直觀的感受是:開放精神已經成為中國企業乃至整個國家全面走向世界強國的最核心的競爭力。 [詳細] 04月01日 11:53
售電公司如何設計售電套餐?關鍵的關鍵竟然是它…… 智能電表作為用電數據的發生終端,也是配售電公司的交界點,其反映的負荷特性和用戶類型理應受到售電公司的更多關注,從而在價格制定和套餐設計上形成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詳細] 03月15日 10:46
電改2.0:要新能源不要容量市場 2015年上半年,德國的電力市場專家和政客們集體陷入了一場爭論不可自拔:能量市場vs容量市場。最終,求穩和求專的德國人考慮再三,還是堅持了走有德國特色的電改之路:要新能源,不要容量市場! [詳細] 09月30日 09:49
售電公司的“無字天書”:無孔不入與無心插柳 南度度獨家發布廖宇的售電公司“無字天書”,看似天馬行空的行文背后,廖宇會告訴你售電公司不斷試錯的真正意義,只為與大家共勉——不要害怕夢想。 [詳細] 09月09日 09:46
廖宇:德國的三個充電設施運營商業模式 充電不夠方便一直阻礙著我國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消費意愿,而建成的充電設施利用率低的現象又同時存在。個中原因有很多:政府配套政策滯后、電動車保有量低等,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不清。今天分享三個有趣的來自德國的例子,希望能對中國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產業發展提供啟示。 [詳細] 08月12日 12:38
廖宇:我在華盛頓與里夫金熱聊能源互聯網 那么這對于能源互聯網或者說互聯網+時代來講,最大的困難在哪里呢?里夫金稱,在于很多概念的被濫用和重復使用。很多國家的投資和基礎設施的利用率并沒有提高,而這恰恰是能源互聯網最大的阻礙。 [詳細] 04月22日 11:22
廖宇:德國告訴你能源互聯網該怎么做 從能源互聯網到“互聯網+”時代,傳統的能源行業在一波又一波的大手筆中不斷興奮,但是又仿佛找不到究竟。德國Opower公司推出一種面向家庭用戶的數據服務,我們或許能從中找到些許能源互聯網的靈感。 [詳細] 04月08日 15:16
廖宇:電改應監管為王,規劃為先 電改最重要的邏輯是,培育市場讓更多參與方進入,電網公司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與其他公司參與競爭,然后在實際中完成頂層設計和法律法規,最后以強有力的監管針對各種違規行為進行處罰殺一儆百。 [詳細] 04月03日 10:02
廖宇:“互聯網+”時代下的能源轉型與商業創新 “環境治理與能源轉型的難點不在投資,不在技術,甚至不在時間,而在于商業模式的創新”,前不久在德國舉辦的德國能源世界大會和CEBIT電子展上,德國工業界與互聯網界的人士都達成共識,節能與環保必須成為時尚才能讓高耗能的企業和大手大腳的用戶趨之如騖,而這個時尚的來源只能是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而不是苦苦釘牢的國家補貼和投資注入。 [詳細] 03月27日 10:47
廖宇:日食來了,歐洲電網壓力山大 有人說日食不值得大驚小怪,德國難道應付不了這點小事。德國民眾和媒體也不認為這是什么大事,然而只有真正身在其中才了解,這對德國帶來的電網沖擊將是史無前例的。 [詳細] 03月20日 11:08
廖宇:能源互聯網誰能抓住大數據的機會 大數據背景下的超個體能源生產和使用分析,能否最大限度和某種商業模式結合,從而吸引更多的資本注入,這實際上是能源互聯網發展的命門所在。 [詳細] 03月17日 10:41
廖宇:借力“互聯網+” 中德將在能源互聯網展開創新合作 隨著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結合更加緊密,"互聯網+"時代即將席卷而來。德國人在開發智能互聯網的這條路上,憑著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強大的社會凝聚力,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詳細] 03月17日 09:06
廖宇:看德國人怎么讓“互聯網+”落地傳統業界 互聯網+時代下的情景實現只有一條路:不是傳統工業的人才去學習四不像的互聯網,而是互聯網的從業者們,你們必須懂點傳統工業流程,你們必須主動去服務傳統業界。很多時候,虛無的概念炒作和投資無法實用不是傳統企業不懂互聯網,而是互聯網的人們已經無法再懂工業化。 [詳細] 03月16日 15:32
【廖宇專欄】如果沒有5號文 接下來的10年,可再生能源發展勢不可擋,能源互聯網呼之欲出,智能城市智能電網指日可待,電動汽車智能建筑徐徐走來,而碳交易工業4.0也“萌萌噠”地在遠處張望。我們需要的何止是電力改革,更需要能源改革、消費改革、觀念改革。 [詳細] 03月06日 09:55
能源互聯網:既然琴瑟起 何以笙簫默 本文是廖宇在現場體驗德國Essen E-World能源大會后的第一手獨家分享。你會發現,能源互聯網和愛情之間原來有那么多的共同點:將就和真愛的區別是:同樣可能是一輩子,將就想的是何時撤離,真愛卻是耐心守候——能源互聯網的發展需要資本,時間和各方參與。 [詳細] 02月16日 10:49
【論壇干貨】廖宇:只有電價漲了行業才能有大發展 2014年最火熱的能源圈話題應該就是能源互聯網,最值得期待的改革應該就是配售電力改革,最值得關注的領域應該就是德國的能源轉型。因此12月27日,德國華人新能源協會主席廖宇,帶領幾位來自德國能源公司和研究機構的博士專家一起集聚廣州麗思卡爾頓酒店,開展“略懂能源互聯網”論壇,與能源愛好者們一起討論能源領域的年度熱點話題。 [詳細] 01月05日 16:56
廖宇:德國能源轉型何以如此成功? 整個2014年,對能源行業關注的人們一定在各種媒體報刊上看到了足夠多的關于德國能源轉型的介紹、評論和展望。最扣人心弦也是人們問得最多,一定是這樣一個問題:德國的能源轉型何以如此成功并享譽世界,而中國又該如何從中學習,找到自己的能源轉型特色之路? [詳細] 12月24日 09:51
廖宇:跟德國售電公司學創新“奇招” 中國電力改革的思路已經基本確定為“放開兩頭,管住中間”,即放開發電側和售電側兩頭,發電側早已放開,所以現在備受市場關注的是售電側放開之后會對中國電力市場產生多大的影響。本文詳細介紹了德國售電側交易商五花八門的售電手段,非常值得中國研究和模仿。 [詳細] 12月24日 09:41
廖宇:新能源并網到底有何難?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離不開“并網”的支持。提到并網,社會及很多媒體上出現的幾乎是一邊倒的評論:要么是一味批評電網企業的不作為,要么就是埋怨電網調度管理部門以專業壁壘刻意刁難。 [詳細] 09月26日 08:00
廖宇:誰會購買電動車?電動車補貼政策淺議 消費者的關注點總在于各種政策補貼而非新能源汽車本身,但如果這真的是未來革命性的行業,為什么不能讓其去自由市場競爭呢?南度度特邀作者廖宇深度解讀電動車政策補貼。 [詳細] 09月02日 23:22